top of page
Search

1020 TTXC Innovations 展區

  • Writer: Chia-Wei Studio
    Chia-Wei Studio
  • Oct 20, 2024
  • 4 min read

Updated: Nov 18, 2024

「跨體感」、「跨媒材」、「跨國界」和「跨想像」

《科技藝術走讀》課程,再次帶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學生來到高雄亞灣區,參與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今天我們來到P2倉庫,由文策院提供的 innovation 展區,看見更多從企業角度連結的科技藝術應用,連結國際,且轉換成產品介紹給大眾。innovation 展區分為「跨體感」、「跨媒材」、「跨國界」和「跨想像」四大區域,每個區域都呈現出不同的創新應用和視角。我凹了尚恩來當我們這次的導覽。


跨媒材 IP 轉譯:經典 IP 的科技新生

「跨媒材 IP 轉譯」,這裡展示了知名 IP 如何透過科技獲得全新詮釋。學生們看到漫畫《成為奪心魔之必要》被轉化為 AI Vtuber「克蘇 AI Vtuber」,這個虛擬角色結合了 LIVE2D、3D 建模、AI 技術、聲音合成(TTS)和臉部動作捕捉等技術,讓觀眾能夠與角色進行互動,突破了原本的漫畫框架,為粉絲提供了嶄新的體驗方式。《里山動物趣》也被改編成動態繪本,並透過投影車在戶外播放,讓文化創作能夠靈活地進入不同社區。



跨體感:沉浸式體驗,開啟感官新視野

接下來,我們來到「跨體感」,這裡展示了各種沉浸式技術,讓學生們能夠實際體驗感官延伸如何觸發故事的呈現。他們戴上 VR 頭盔,進入虛擬世界,體驗成為鋼彈駕駛員的冒險,或是透過 VR 設備參與《Sense Of Nowhere》中的模擬宗教儀式,探索心靈與環境之間的連結。雖然非常成熟的英國 Darkfield 沉浸式聲音劇場在這次展區中僅作為產業 demo 出現,無法體驗完整的聲音效果,未來有機會體驗,不能再次錯過。此外,展區還包括了「感覺的邊界」、「渦」和「妖怪森林沉浸式互動展演」等作品,以「黑盒子」的互動投影形式呈現,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通過感官刺激結合文化敘事來創造嶄新的觀賞體驗。


AI 想像解放:人工智慧,創作的強力助手

在「AI 想像解放」,學生們看到 AI 如何改變文化創作的流程。「AI 漫畫加速器」是其中的一個亮點,這個工具可以捕捉用戶的肢體動作,並快速生成動畫角色,顯著地減少了創作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此外,展區中還展示了木下日本動畫有限公司開發的 AI 繪圖技術,創作者只需用繪圖板簡單畫出幾筆草稿,AI 就能快速生成並完成動畫。這些技術讓學生認識到,AI 作為創作輔助工具,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擴展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PATCHING 區域文化抵抗 AI 偏見補完計劃:反思科技的局限

在「PATCHING 區域文化抵抗 AI 偏見補完計劃」,我們看到了一個以台灣小吃「豬血糕」為例的展示,說明 AI 在面對不同文化內容時可能產生的偏見。由於 AI 訓練資料多來自西方文化背景,導致它在嘗試生成豬血糕的圖像時,結果往往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這項計劃的目的是透過擴充資料庫中的文化多樣性來降低 AI 偏見,並提升其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這些展示讓學生對 AI 技術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認識到多樣化文化資料對於減少技術偏見的重要性。




重啟《鏡花水月 Illusionary》:虛擬演唱會的魅力

《鏡花水月》升級版——最後的幻歌祭。這是一場結合了 3D 技術、虛擬偶像和線上演唱會的精彩作品,觀眾只需下載 BEATDAY 程式,就能進入虛擬世界,近距離觀賞 Vtuber 的演出,並與其他粉絲進行互動。這不僅打破了實體場地的限制,也讓虛擬偶像演唱會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看藝術走入科技,聽科技閱讀藝術』

義守大學 Xplorer 探索者計畫製播。



主持人: 陳嘉暐(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

助理主持人: 王翔、王柔恩(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

訪談嘉賓: 尚恩(TTXC 媒體宣傳)



本集亮點:

#ChatGPT探索天賦——通過科技發現自我

本集開場,主持人與助理主持人分享了通過ChatGPT進行天賦探索的過程。老師運用日本作家八木仁平的書籍《世界最簡單的才能發現法》中設計的聊天機器人,通過 AI 分析回答,整理出學生獨特的天賦。


#深入 Innovations 展區——尚恩老師的專業導覽

尚恩老師作為 Innovations 展區的媒體宣傳,介紹了展區的核心理念——「科技賦能」。他帶領我們探索了展區中的重點作品,這些作品通過高科技手段展示了台灣文化的多樣性,從傳統藝術的數位化展現到商業應用的創新模式,包括智慧穿戴、雲端技術與 AI 創作。

#學生分享的深浸式互動藝術——台灣妖怪與虛擬偶像的科技體驗

王翔和王柔恩分享了在 Innovations 展區中最喜愛的作品。「妖怪森林深浸式展演」結合了 AIOT 體感技術與聲光效果,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台灣妖怪傳說的奇幻世界。「鏡花水月」虛擬偶像演唱會則運用 VR 技術,讓粉絲在虛擬世界中近距離觀賞 Vtuber 的演出,並與偶像互動,體驗虛實交融的深浸感。


#Vtuber 調查論壇——虛擬偶像的創意與技術前沿

陳嘉暐老師參加了 Vtuber 調查論壇,聽取三位日本製作團隊的分享。他們介紹了 XR LIVE 技術及 VR 拳擊等創新應用,並強調了5G技術對虛擬偶像發展的支持。。


#科技藝術的本質——時間、禮物與虛擬的永恆

節目最後,陳嘉暐老師與學生們探討了科技藝術的深層意涵。學生們分享了展區作品如何呈現藝術的本質:「克蘇 AI Vtuber」通過虛擬形象創造「永恆」;「鏡花水月」虛擬演唱會象徵著一份獻給觀眾的「禮物」;而「諾倫女神的玫瑰_第二象限」則探究了「時間感」。通過這些作品,科技藝術成為延續情感、記錄時間與反映人性的載體。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