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113-2 五場活動總結

  • Writer: Chia-Wei Studio
    Chia-Wei Studio
  • May 9
  • 4 min read


ree

義守大學數位人文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於 113 學年度第二學期共規劃了五場專題活動,旨在探索新興數位科技在人文、傳播與設計領域的多元應用與跨域整合。活動主題緊扣時代趨勢,涵蓋了 AI 科技時代下的媒體素養思考、虛擬實境的教學創新應用、虛擬攝影棚 VP 製作的產業實務、新媒體科技產業經營模式,以及 人工智慧應用於影視行銷的潛力。活動形式包括校內外專家學者的精彩講座分享(如侯政男院長、張富茗老師、夢想動畫 TED、南瓜虛擬科技陳南宏、資策會徐毓良)與實地參訪交流(高雄軟體園區:夢想方舟),透過豐富的案例與實務經驗分享,啟發教師們深入思考數位科技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提升運用數位工具於教學及研究的能量,並促進學界與業界的對話與連結。·     首場活動 (03/12):「AI 科技時代下的媒體素養思考」

o  傳播與設計學院侯政男院長主講,探討在 AI 快速發展下,如何堅守與深化人文素養,以及培養師生媒體素養與辨識假訊息的能力。講者分享了 AI 在傳播設計領域的應用,如生成式主播、場景、角色及 AI 攝影棚,並透過案例提醒「眼見未必為實」的現況。

o  亮點:活動獲得參與教師的高度肯定與正向評價,普遍認為能提升對 AI 在人文學科應用的理解。參與者也分享了初步應用 AI 工具的經驗,並提及目前使用的數位工具包括資料視覺化、文本分析軟體、線上教學平台等,顯示教師具備數位工具應用基礎。活動引發了教師對 AI 可靠性、倫理及技術知識缺乏的擔憂,為未來活動規劃提供了重要方向。

·    第二場活動 (03/19):「虛擬實境的教學應用」

o  邀請張富茗老師主講,分享虛擬實境在教學上的創新應用,特別是他耗時兩年多、空拍近千張「空中 360 全景」並開發 VR 網站 app 的經驗。講者示範如何將空拍影像與數位互動結合,讓使用者沉浸式體驗台灣地景,並將靜態紀錄轉為沉浸式數位體驗。

o  亮點:活動讓參與者認識 VR 技術在人文學科應用於「傳統文化呈現」與「教育推廣」的潛力,特別是擴展至偏鄉數位教育的社會價值。儘管多數參與者對 VR 工具不太熟悉,但對講座內容表示「非常滿意」,且活動有效提升了他們對 VR 應用於人文學科的理解。回饋顯示參與者對 AI 在人文學科的應用表現出興趣,並認為 AI 可協助開拓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升資料處理效率及促進學習動機。

·    第三場活動 (03/26):「虛擬攝影棚 VP 製作」

o  以校外參訪形式,帶領社群成員及電影電視學系學生前往夢想動畫基地。由夢想動畫資深專案經理 TED 介紹虛擬攝影棚的運作、VP/XR 技術原理與應用。

o  亮點:活動展示了 人工智慧已被導入虛擬製作流程,用於生成背景以節省美術製作時間,夢想動畫也開發了自己的 AI 平台 Moonland 用於風格轉換與概念發想。參訪讓教師掌握虛擬製片技術原理與教學應用價值,激發了發展虛實整合課程的靈感,AI 技術在背景生成等方面的介紹也為教學創新帶來可能性。參與者普遍對講座內容滿意,並對將 AI 應用於學習抱持正面意願,認為 AI 能幫助「開拓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與「提升資料處理分析效率」。

·    第四場活動 (04/02):「新媒體科技產業經營」

o  邀請南瓜虛擬科技共同創辦人陳南宏主講,分享公司從 VR 遊戲開發到轉型線上,並結合 XR 技術及進軍國際市場的經驗。講者展示了如何運用 VR/AR 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並看好 AI 技術在 XR 領域的應用,展示了 AI 虛擬人物在 MR 環境中提供教學的 POC。

o  亮點:參與者對 AI 在教學與研究的應用意願高達百分之百「非常有意願」,顯示講座成功激發了教師將 AI 導入教學研究的動機。雖然問卷回收份數較少,但揭示了教師對 AI 應用的最大阻礙是「缺乏足夠的 AI 技術知識」,以及希望看到更多體驗式學習與技術支援的需求。

·    第五場活動 (05/07):「人工智慧應用於影視行銷」

o  邀請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徐毓良副主任主講,分享從傳統數據田調到 生成式 AI 如何應用於影視行銷,大幅加速數據處理流程並提升創意效率。講者以電影《鬼才之道》為例,展示 AI 如何分析觀眾、挖掘劇本亮點、發想異業合作及周邊商品,並指出 AI 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現優於傳統行銷人員。

o  亮點:這場講座被視為本學期內容紮實的壓軸活動。參與者對講題關聯性給予全員「非常滿意」。高比例參與者具備 AI/大數據工具使用經驗,並對 AI 應用抱持高度意願 (80% 非常有意願)。問卷提及使用的數位工具包含繪圖工具、線上教學平台、文本分析軟體及 大型語言模型 (LLM)。教師普遍認為 AI 能有效「提升資料處理與分析效率」及「開拓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講者引用「會用 AI 的人正在取代不用 AI 的人」,強調擁抱變革的重要性,為教師在數位人文領域的學習與探索提供了寶貴的啟發。

 
 
 

Comments


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 2024-2025 by 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