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2025 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

  • Writer: Chia-Wei Studio
    Chia-Wei Studio
  • Oct 23
  • 5 min read

Updated: 4 days ago

✨ 與學長同行:一趟跨越時代的科技藝術走讀
ree

今天1023,科技藝術走讀課程再次來到年度盛事——「2025 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這場由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文化盛會,以「AI共創 × 內容新經濟」為主題,揭示了未來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與新方向。


讓我這位老師最感到驕傲與感激的,是邀請到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第二屆傑出系友——**鄭仲迪學長**,擔任今日的專家導覽。


ree

仲迪現任TTXC行銷企劃執行,但他的經歷遠不止於此。早在2017年高雄推動VR Film Lab時,他便投入其中,並成為全台首座VR體感劇院的技術經理。這近十年的VR、XR產業展覽經歷,讓他見證了高雄沉浸式展覽的成長軌跡,也累積了深厚的產業洞察。

今天的導覽中,仲迪準備周全、講解細膩。考量到駁二倉庫場觀眾觀影品質的問題,他特別借來導覽機,確保我們師生都能清楚聽見每一段作品的解說、又能維持場館氣氛。這份專業與用心,令人深受感動。


🚀 穿越未來幻境:亞洲最大XR影展
ree

我們首先走入「**XR DREAMLAND**」,這是亞洲規模最大的XR影展,共展出35部國際作品,於駁二大勇區P3倉庫登場。仲迪如數家珍地介紹多部亮眼作品,並笑著說:「為了今天的導覽,我又把所有作品都體驗了一次。」


《鐵達尼:往日回聲》(Titanic: Echoes from the Past)

結合VR與LBE(大範圍走動式體驗)的沉浸作品,與HTC合作。台灣展出為縮小版(最多6人同時入場),但國外可容納50人。觀眾化身潛水探員,潛入海底3,800公尺重返鐵達尼號沉沒現場。聲音定位精準、沉浸感極高,是入門者的絕佳體驗。仲迪與我都認為,它具備高度商業複製潛力與持續展演價值。


《雲在兩千米》(Clouds Over Two Thousand Meters)

高雄原創VR作品,由陳芯宜導演、改編自吳明益小說。今年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沉浸體驗大獎,開賣10分鐘即售罄。以8×8公尺空間探索中文文學與VR科技的融合。


《失控生存遊戲》(Impulse: Playing with Reality)

以MR(混合實境)形式呈現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成長歷程。透過遊戲式互動引導,結合實體空間與虛擬元素,推廣心理健康教育。


《跳跳眼》(Jumping Eyes)

仲迪強力推薦的實驗性作品,運用眼球追蹤技術呈現超現實敘事。觀眾可自由切換視角,從人「跳」到烏鴉、牛仔、紙箱等角色,挑戰傳統線性敘事,趣味十足。

我的學生、來自馬來西亞的劉文禹同學首次體驗VR/XR後興奮表示:「這像是穿越到未來的旅程!XR DREAMLAND不只是看電影,更像是一個需要全身參與的場域。」他的感受完美詮釋了XR體驗的核心精神。


💡 INNOVATIONS:內容新經濟的產業交易所

ree

接著,我們來到由文策院主辦、位於駁二自行車倉庫的「INOVATIONS 文化科技交易所」。


與XR DREAMLAND聚焦影展敘事不同,INNOVATIONS更側重於商務媒合與產業交流。它以「文化科技交易所」為定位,致力於連結創作者、技術方與國際買家。


仲迪說,這裡涵蓋的文化科技範圍更為廣泛——從VR、沉浸式投影、農場景點應用到VTuber,皆囊括其中。展區共展示72件作品,分為「產業引擎中心」、「共創體驗場」、「感知敘事所」與「全域展窗」四大區域。


他特別介紹了幾項成功將IP轉譯為商業內容的案例:

《妖怪森林》飛行劇院 (Luda: i-Ride Flying Theater)

公視IP與智崴科技合作打造,融合六軸飛行平台、巨型球幕及多重感官特效,讓觀眾沉浸於台灣妖怪傳說中。學長指出,這類作品展現了IP商業化的潛力與吸睛魅力。


《燒胎祭》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 (Sunset Town Virtual Music Festival)

台灣首個面向國際的虛擬音樂節IP,結合遊戲、音樂與科技,創造沉浸式3D體驗。觀眾能在線上賽車遊戲般的環境中享受音樂,展現國際化視野。


《微醺大飯店》高雄站 (The Great Tipsy)

經典沉浸式劇場,現於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定目演出。本次導入生成式AI互動技術,觀眾可在電話亭中傾訴心事,AI生成對應圖像並以QR Code形式保存,完美結合實體體驗與數位紀錄。


## 🎙️ Podcast談心:XR商業化與AI的「懶人包」痛點


ree

ree

導覽結束後,我們師生於咖啡廳進行Podcast對談,仲迪分享了對XR產業未來的洞察。


他指出,XR未來將走向多人互動(Multiplayer XR)與商業化,而非單人敘事體驗。成功的商業模式需結合IP創作者、技術方與場域方的三方合作,使IP能被轉譯、國際化並實現商業價值。


談到AI應用的「痛點」,仲迪並非著眼於創作,而是資訊整合與商業溝通效率。他提到,TTXC每年匯集大量國際研討會資料,行銷團隊需花費大量時間消化。他希望有AI工具能快速整合這些資訊,製成「行銷方視角的懶人包」,以企業對企業(to B)角度呈現亮點與商機。這展現了產業前線專業人士對AI效率化工具的真實需求。


今日的走讀,讓義守師生親身體驗亞洲最前沿的文化科技作品,並透過與鄭仲迪學長的深度交流,獲得珍貴的業界視角與產業佈局思維。這份專業與熱情,正是所有學弟妹值得學習的榜樣。




S2E02【XR共創|內容新經濟】與學長同行,穿越TTXC未來幻境|專訪鄭仲迪


『看藝術走入科技,聽科技閱讀藝術』




義守大學 Xplorer 探索者計畫製播。


主持人:陳嘉暐(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


學生代表:劉文禹


訪談嘉賓:鄭仲迪(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 行銷企劃執行、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傑出系友)




本集《科技藝術走讀》,由鄭仲迪學長親自帶領師生走入 2025 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 現場,穿梭於亞洲最大 XR 展——「XR DREAMLAND」與「INNOVATIONS 文化科技交易所」之間。




仲迪學長以十年 XR、VR 展覽經驗,從技術、內容到商業實踐,細膩講解每一部作品與展區背後的產業脈絡。從沉浸式影像《鐵達尼:往日回聲》到實驗性眼動作品《跳跳眼》,再到 IP 商業化案例《妖怪森林》與《微醺大飯店》,讓學生們實地感受文化科技如何在高雄落地、生根、再進化。




節目最後,仲迪學長也分享他在行銷企劃工作中的真實挑戰——AI 工具的「痛點」並非創作,而是資訊整合與商務溝通。他希望未來能有 AI 幫助團隊快速產出「行銷方視角的懶人包」,整合論壇資料與產業亮點,以 B2B 視角串聯國際內容新經濟。




單集亮點


🧭 與學長同行導覽 TTXC 現場——走讀 XR Dreamland 與 Innovations 展區,親聽產業第一線觀點。

🚀 XR DREAMLAND 精選作品——從《鐵達尼:往日回聲》到《跳跳眼》,體驗沉浸式敘事的多層次魅力。

💡 文化科技交易所的產業想像——從《妖怪森林》飛行劇院到《燒胎祭》虛擬音樂節,探索 IP 商業化路徑。

🎭 AI × 沉浸式劇場新樣貌——《微醺大飯店 高雄站》導入生成式 AI 電話亭,讓觀眾情緒轉化為影像記憶。

🤖 AI 懶人包的真實需求——當 AI 成為行銷助理,幫助整合資訊、提升產業溝通效率。



我們用身體「走入故事」,用思考「理解產業」,


一起探索 XR 與 AI 共創的內容新經濟。










 
 
 

Comments


bottom of page